联系人:罗先生
手机:18929237076
邮箱:18929237076@qq.com
地址: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大道170号信盈大厦601-603室
沥青废气是沥青生产、加工及储运过程中释放的高毒性有机废气,其危害具有行业独特性:
污染强度高:
VOCs 浓度:搅拌环节可达 800-1500 mg/m³(普通工业废气约 50-200 mg/m³),远超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二级标准(非甲烷总烃≤120 mg/m³)。
致癌物含量:多环芳烃(PAHs)如苯并芘(B [a] P)浓度可达 0.1-0.5 mg/m³,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认定的一级致癌物。
成分复杂:
基础污染物:苯系物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占比 60%-80%,硫化物(H₂S、SO₂)浓度 50-200 mg/m³。
特征污染物:沥青烟(粒径 0.1-10 μm)含沥青质、树脂等大分子有机物,形成气溶胶态污染物。
处理难度大:
吸附饱和快:活性炭吸附苯系物的穿透时间仅 2-4 小时,需频繁更换。
高温高湿特性:沥青烟气温度可达 180-250℃,易导致催化剂失活。
二、废气来源与典型成分
来源环节
污染物特征
浓度范围
沥青加热 高温(180-250℃)释放苯系物(苯、甲苯)、硫化氢(H₂S)及多环芳烃(PAHs) VOCs 800-1500 mg/m³
搅拌混合 剪切作用导致沥青挥发,苯系物占比 60%,颗粒物(PM10)浓度 200-500 mg/m³ PM10 200-500 mg/m³
储罐呼吸 温度变化导致气体膨胀,甲苯浓度 200-500 mg/m³,瞬时峰值超 2000 mg/m³ 甲苯 200-500 mg/m³
摊铺作业 高温沥青冷却过程中无组织排放,苯并芘(B [a] P)浓度 0.1-0.5 mg/m³ B[a]P 0.1-0.5 mg/m³
三、典型处理案例与技术解析
案例一:岳阳某沥青搅拌站(中国湖南)
废气特性:
风量:80000 m³/h
主要污染物:VOCs 1200 mg/m³,沥青烟 300 mg/m³,苯并芘 0.3 mg/m³
处理方案:
预处理:
湿式洗涤:喷淋塔(pH 8-9)去除 60% 的颗粒物和水溶性 VOCs,出口 PM10≤100 mg/m³。
降温冷凝:板式换热器将废气温度从 180℃降至 60℃,析出液态沥青。
核心处理:
活性炭吸附:装填蜂窝活性炭(碘值 800 mg/g),吸附容量 1.2 kg/m³,VOCs 去除率达 90%,出口 VOCs≤120 mg/m³。
催化燃烧(CO):贵金属催化剂(Pt/Pd)在 300℃下分解残留有机物,苯并芘去除率 99%,出口 B [a] P≤0.005 mg/m³。
深度处理:
等离子体氧化:高能电子轰击分解微量 VOCs,最终出口 VOCs≤50 mg/m³。
余热回收:催化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导热油,年节约天然气 30 万立方米。
效果:
总投资:1500 万元(含设备、土建)
运行成本:1.2 元 /m³(电费占 60%,催化剂更换成本占 20%)
排放指标:VOCs 45 mg/m³,沥青烟 15 mg/m³,苯并芘 0.003 mg/m³,达到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一级标准。
经济效益:年减排 VOCs 288 吨,获政府环保补贴 80 万元。
案例二:德国某沥青生产企业(德国汉堡)
废气特性:
风量:50000 m³/h
主要污染物:VOCs 1800 mg/m³,H₂S 150 mg/m³,SO₂ 200 mg/m³
处理方案:
预处理:
静电除油:高压电场(12 kV)去除 95% 的沥青烟,出口沥青烟≤15 mg/m³。
脱硫脱酸:NaOH 溶液喷淋吸收 SO₂和 H₂S,出口 SO₂≤50 mg/m³,H₂S≤10 mg/m³。
核心处理:
沸石转轮吸附:疏水性沸石(比表面积 500 m²/g)浓缩 VOCs 至 10 倍浓度,吸附效率 95%。
蓄热燃烧(RTO):在 800℃下燃烧浓缩废气,热回收率 95%,VOCs 去除率 99.5%。
深度处理:
SCR 脱硝:NH₃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,出口 NOx≤50 mg/m³。
烟气再热:将处理后废气加热至 80℃,避免烟囱白烟。
效果:
总投资:800 万欧元
运行成本:0.8 欧元 /m³(燃料费占 50%,沸石再生能耗占 30%)
排放指标:VOCs 8 mg/m³,H₂S 0.5 mg/m³,SO₂ 20 mg/m³,达到欧盟《工业排放指令》(IED)要求。
资源回收:RTO 余热发电年收益 120 万欧元,抵消 40% 运行成本。
四、技术对比与行业趋势
技术
适用场景
优缺点
活性炭吸附 低浓度 VOCs(≤1000 mg/m³) 投资低(约 800 元 /m³),但需频繁更换活性炭(寿命 2-3 年)。
催化燃烧(CO) 中高浓度 VOCs(500-5000 mg/m³) 能耗低(300-400℃),但催化剂易中毒(硫、磷化合物)。
蓄热燃烧(RTO) 高浓度 VOCs(≥2000 mg/m³) 热效率高(≥95%),但投资大(约 3000 元 /m³),占地面积大。
生物过滤 低浓度恶臭气体(如 H₂S) 运行成本低(0.2-0.5 元 /m³),但处理效率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大。
行业趋势:
智能化运维:通过物联网(IoT)实时监测 VOCs 浓度,自动调节吸附 - 脱附周期,降低人工成本 30%。
绿色材料:推广生物基沥青(如植物油改性沥青),VOCs 排放减少 60%,同时提升沥青性能。
协同治理:将废气处理与余热回收、废水处理结合,实现 “三废” 协同控制,如岳阳案例中余热用于导热油加热。
五、法规与标准
中国标准: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规定 VOCs≤120 mg/m³,沥青烟≤40 mg/m³;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1993)要求 H₂S≤0.33 mg/m³。
欧盟标准:《工业排放指令》(IED)要求 VOCs≤50 mg/m³,苯并芘≤0.001 mg/m³。
美国标准:《清洁空气法》(CAA)规定沥青烟≤0.18 kg/ton(以沥青计),需符合各州预处理标准(如加州 VOCs≤25 mg/m³)。
通过以上案例可见,沥青废气处理需结合废气特性与排放标准,采用 “预处理 - 核心处理 - 深度处理” 的组合工艺,同时注重能源回收与智能化控制,才能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平衡。
Copyright © 2018 广东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216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