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新闻资讯 news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联系玮霖环保科技
咨询服务热线 18929237076

联系人:罗先生

手机:18929237076

邮箱:18929237076@qq.com

地址: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大道170号信盈大厦601-603室

废旧锂电池拆解回收废水怎么处理方法|锂电池厂生产废水处理案例
文章来源:玮霖环保  人气:10  发布时间:2025-04-26

一、锂电池废水介绍

锂电池废水主要来源于锂电池生产、使用及回收过程中的废水排放,属于高污染、高毒性工业废水。其成分复杂,含有重金属离子、有机溶剂、高盐分及氟化物等有害物质,若未经妥善处理,将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,锂电池废水处理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点课题。

二、锂电池废水来源

锂电池废水主要来自以下环节:

生产过程

设备清洗、地面冲洗等产生的含重金属(钴、镍、锂)废水。

NMP(N-甲基吡咯烷酮)等有机溶剂在涂布、烘干过程中挥发后回收的废水。

碳酸酯类(如DMC、DEC)、六氟磷酸锂(LiPF₆)等溶剂的配制和储存产生的废水。

硫酸锰、硫酸钴、硫酸镍等原材料生产中的蒸发、浓缩、结晶、干燥等工艺产生高盐废水。

三元材料(前驱体)、磷酸铁锂等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洗涤水、萃取液。

正负极材料制备:

电解液生产:

涂布与烘干:

电芯封装与化成:

回收过程

废旧电池拆解、破碎后的浸出液(如酸/碱液浸出)、除杂、分离萃取等工序产生的废水,含高浓度重金属和氟化物。

放电废水(如卤水放电废水)占整体废水的10%-20%。

湿法冶金:

三、锂电池废水成分

锂电池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,主要包括:

重金属离子

镍、钴、锰、锂:来自正极材料(如三元材料、磷酸铁锂)。

铅、镉:部分电池类型或回收过程中的杂质。

有机污染物

NMP、碳酸酯类:涂布、电解液生产中的有机溶剂。

氟化物: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(LiPF₆)水解产生HF。

高盐分

氯化物、硫酸盐:来自电解液成分(如LiPF₆、LiClO₄)及生产过程中的盐类副产物。

酸碱物质

强酸/强碱:生产及回收过程中的中和反应、浸出液等。

其他污染物

悬浮物(SS):颗粒物、未反应的金属粉末。

油类物质:来自电解液隔膜或设备清洗。

四、锂电池废水处理案例分析

案例一:三元锂电池生产企业废水处理(混凝沉淀+生物处理+离子交换+反渗透)

背景:

企业规模:年产三元锂电池5GWh,废水日均排放量1000吨,含高浓度镍(500mg/L)、钴(200mg/L)、锰(800mg/L)及有机溶剂(NMP 1000mg/L)。

问题:

重金属和有机物浓度超标(国标Ni≤1mg/L,Co≤0.5mg/L);

直接排放导致周边土壤盐碱化,面临环保处罚。

处理方案:

预处理:

格栅+调节池:拦截大颗粒杂质,均衡水质。

隔油+气浮:去除油脂和悬浮物(SS降至50mg/L)。

物化处理:

混凝沉淀:投加PAC和PAM,去除重金属离子(Ni、Co去除率95%)。

化学沉淀:加碱调节pH至10,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。

生物处理:

A/O生化池:降解有机物(NMP、COD去除率60%)。

深度处理:

离子交换:去除残留重金属(Ni、Co浓度<0.1mg/L)。

反渗透(RO):脱盐率98%,回收高纯水(电导率<10μS/cm)。

污泥处理:

化学沉淀污泥经板框压滤后,送危废填埋场处理。

效果:

水质达标:出水Ni<0.1mg/L,Co<0.05mg/L,COD<50mg/L。

资源回收:RO产水回用率60%,年节约新鲜水18万吨。

环保效益:通过地方环保验收,避免年罚款150万元。

案例二: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废水处理(中和+混凝+重金属去除+反渗透+资源化)

背景:

企业类型: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企业,日处理电池50吨,废水含高浓度LiPF₆(10g/L)、氟化物(500mg/L)、镍(2000mg/L)。

问题:

氟化物和重金属严重超标(国标F⁻≤10mg/L,Ni≤0.1mg/L);

LiPF₆水解产生HF,腐蚀设备并威胁工人健康。

处理方案:

预处理:

调节池+PH中和:用NaOH将pH调至7-8,抑制LiPF₆水解。

混凝沉淀:投加PFS和PAM,去除悬浮物(SS<20mg/L)。

重金属去除:

化学沉淀:分步投加NaOH和Na₂S,生成NiS、CoS沉淀(Ni、Co去除率99%)。

离子交换:树脂吸附残留Li⁺(回收率30%,年回用LiOH 15吨)。

氟化物处理:

铝盐混凝:投加Al₂(SO₄)₃,生成AlF₃沉淀(F⁻去除率98%)。

深度处理:

超滤+反渗透:截留大分子物质,脱盐率95%,产水回用于浸出工序。

污泥处理:

重金属污泥固化后送危废焚烧,氟化物污泥稳定化填埋。

效果:

污染控制:出水F⁻<5mg/L,Ni<0.05mg/L,达标排放。

资源回收:年回收LiOH价值约80万元,减少危废处理成本40%。

安全提升:消除HF腐蚀风险,设备维护成本降低60%。

五、处理技术选择与关键点

核心工艺组合:

预处理:隔油、中和、混凝沉淀(去除悬浮物和部分重金属)。

重金属去除:化学沉淀+离子交换(针对Ni、Co、Li)。

深度处理:反渗透(脱盐和有机物去除)。

资源化:离子交换树脂回收锂、镍等金属。

技术对比:

工艺类型

适用场景

优势

局限性

反渗透    高盐废水    脱盐率高,可回用    投资高,膜易污染    

离子交换    重金属回收    直接回收资源    需定期再生,成本高    

化学沉淀    高浓度重金属    工艺成熟,成本低    污泥量大,需危废处理    

关键成功要素:

pH控制:中和废水抑制LiPF₆水解,避免HF生成。

分质处理: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单独处理,降低成本。

污泥无害化:固化/焚烧危废,防止二次污染。

六、总结

锂电池废水处理需结合预处理、化学沉淀、离子交换、反渗透等技术,通过案例可见:

三元锂电池生产废水通过“混凝+生化+膜处理”实现达标回用;

废旧电池回收废水采用“中和+沉淀+资源化”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;

技术选型需关注:污染物种类、浓度波动、资源回收潜力。


Copyright © 2018 广东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21690号

QQ咨询

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

咨询热线

18929237076
7*24小时服务热线

关注微信

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