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新闻资讯 news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联系玮霖环保科技
咨询服务热线 18929237076

联系人:罗先生

手机:18929237076

邮箱:18929237076@qq.com

地址: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大道170号信盈大厦601-603室

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行业废水处理案例|锂电池拆解回收nmp废水处理方法
文章来源:玮霖环保  人气:10  发布时间:2025-04-26

锂电池废水介绍

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电极材料制备、电解液配制、电池清洗及设备维护等环节,含有高浓度有机溶剂、重金属、酸碱及氟化物等污染物。其处理需结合物理、化学及生物技术,实现资源化回收和达标排放。

锂电池废水来源与成分

来源

电极制备工序:

正极(锂钴氧化物、三元材料)和负极(铜箔、石墨)清洗废水;

浆料配制废水(含N-甲基吡咯烷酮NMP、去离子水)。

电解液配制:

锂盐(LiPF₆)溶解废水,含氟化物(HF、PF₆⁻);

有机溶剂(碳酸二甲酯DMC、碳酸亚乙酯EC)清洗废水。

电池装配与测试:

电池外壳清洗废水(含油污、金属碎屑);

化成老化工序产生的酸性/碱性废液(含硫酸、氢氧化锂)。

成分特点

污染物类型

主要成分

危害

有机污染物    NMP、DMC、EC、PVDF残留    高COD(可达10万mg/L),难生化降解    

重金属    锂(Li)、镍(Ni)、钴(Co)、锰(Mn)    生物毒性,易富集于水体    

酸碱及盐类    HF、硫酸、LiOH、PF₆⁻    强腐蚀性,氟离子污染地下水    

其他    六氟磷酸锂(LiPF₆)分解产物    持久性污染物,影响生态系统    

锂电池废水处理案例分析

案例一:某动力电池企业NMP回收+MVR蒸发工艺

背景:
某动力电池厂年产能10GWh,电极涂布工序产生高浓度NMP废水(COD=80,000 mg/L,NMP占比>60%),需实现溶剂回收并达标排放(COD≤300 mg/L)。

处理工艺:

预处理:

气浮+离心:去除悬浮物(SS去除率>90%),回收NMP;

酸化沉淀:调节pH至2~3,去除重金属(Ni、Co去除率>95%)。

核心处理:

NMP精馏回收:废水经三效蒸发器浓缩至NMP含量>90%,冷凝后回用于浆料配制(回收率>85%);

MVR蒸发:剩余废水通过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浓缩,结晶盐(硫酸锂、碳酸钴)作为工业原料外售。

深度处理:

Fenton氧化:处理蒸发冷凝水,投加H₂O₂(300 mg/L)和Fe²⁺,降解残余有机物(COD降至<500 mg/L);

生化系统:A²O工艺进一步处理,出水COD稳定<300 mg/L。

技术亮点:

资源化效益:NMP年回收量达2,000吨,价值超4,000万元;结晶盐年创收800万元。

节能设计:MVR蒸汽循环利用,吨水处理能耗降低60%。

达标保障:组合工艺确保重金属和氟离子稳定达标(F⁻<10 mg/L)。

成效:

废水回用率>70%,年节约新鲜水费150万元;

处理成本约35元/吨,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案例二:某正极材料厂化学沉淀+膜分离工艺

背景:
某三元材料(LiNiₓCoᵧMn₁₋ₓ₋ᵧO₂)生产厂产生酸性废水(pH=2~4,含Li⁺、Ni²⁺、Co²⁺、F⁻),需实现重金属回收和废水零排放。

处理工艺:

预处理:

中和反应:投加石灰调节pH至9~10,形成Ni(OH)₂、Co(OH)₂沉淀(去除率>99%);

板框压滤:污泥含水率<60%,送危废处置。

膜分离:

一级RO反渗透:截留锂离子和大分子有机物,浓缩液回用于浆料配制;

二级DTRO碟管式反渗透:处理RO浓水,截留率>98%,淡水回用,浓水蒸发结晶(Li₂CO₃纯度>95%)。

蒸发结晶:

MVR蒸发:处理膜浓缩液,回收碳酸锂(Li₂CO₃)和氟化钙(CaF₂)混合物,作为建材原料。

技术亮点:

短流程高效:化学沉淀+膜分离缩短处理周期,适应生产波动;

资源化率高:锂回收率>90%,年减排危废污泥500吨;

零排放设计:蒸发冷凝水回用,无外排废水。

成效:

年回收碳酸锂120吨,价值超300万元;

处理成本约45元/吨,低于传统化学沉淀法(约80元/吨)。

总结与建议

技术选型原则:

高浓度有机废水:优先溶剂回收(精馏/蒸发)+ Fenton氧化;

含重金属/氟废水:化学沉淀+膜分离+蒸发结晶。

资源化方向:

NMP、锂盐、钴镍化合物回收可显著降低成本;

蒸发结晶盐(如硫酸锂、碳酸锂)可作为工业原料。

合规要求:需满足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30484-2013),重点区域需达到表3特别限值(COD≤50 mg/L,F⁻≤5 mg/L)。

未来趋势:膜分离技术(如电渗析)替代传统蒸发、AI智能调控处理参数等技术将推动锂电池废水治理向“低碳化-资源化”转型。


Copyright © 2018 广东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21690号

QQ咨询

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

咨询热线

18929237076
7*24小时服务热线

关注微信

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