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罗先生
手机:18929237076
邮箱:18929237076@qq.com
地址: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大道170号信盈大厦601-603室
塑料厂废水介绍
塑料厂废水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,属于化工废水范畴,具有成分复杂、污染物浓度高、可生化性差等特点。其来源主要包括生产设备清洗、冷却水循环、表面处理(如电镀、喷涂)以及废塑料回收清洗等环节。根据生产工艺差异,废水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(如聚丙烯酰胺、聚乙烯醇)、悬浮物(SS)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氨氮(NH3-N)、重金属(如铜、铬、锌)及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。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会对水体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例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、重金属生物富集等。
塑料厂废水来源与成分
1. 主要来源
来源类型
具体环节
污染物特征
清洗废水 生产设备、模具、管道清洗 含油污、清洗剂、悬浮物(塑料微粒)及有机物(COD 可达 1000-1500 mg/L)
冷却水 塑料注塑、挤出成型时的循环冷却 低浓度有机物、塑料微粒,循环次数增加后污染物积累
表面处理废水 电镀、喷涂、印刷等工艺 含重金属(铜、铬、镍)、颜料、溶剂等,毒性强且难降解
废塑料回收废水 废旧塑料破碎、清洗再造粒 高浓度悬浮物(SS 超 500 mg/L)、油脂及难降解有机物(如 PET 碎片)
2. 典型污染物成分
污染物类别
具体成分
浓度范围(示例)
环境影响
有机物 COD、BOD、表面活性剂 COD 500-2000 mg/L,BOD 200-800 mg/L 水体缺氧、藻类爆发
悬浮物(SS) 塑料碎片、纤维、粉尘 200-1000 mg/L 堵塞水体、影响透光性
重金属 铜、铬、锌(电镀工艺引入) 铜离子 0.5-5 mg/L 生物毒性、致癌性
氨氮与总磷 NH3-N、磷酸盐 NH3-N 10-50 mg/L,总磷 1-5 mg/L 富营养化、水体黑臭
塑料厂废水处理案例分析
案例一:广东省某塑胶厂废塑料清洗废水处理
背景:该厂日处理废塑料300吨,废水来源于清洗和破碎工序,主要含高浓度悬浮物(SS)、油脂及难降解有机物(COD约1500 mg/L)。
处理工艺:
气浮预处理:投加高效COD去除剂(300 ppm)和PAM絮凝剂,去除80%以上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。
生化处理:采用厌氧-好氧(A/O)工艺,驯化特异性微生物菌群(投加量2 ppm),降解剩余有机物,最终COD降至50 mg/L以下。
回用与排放:90%处理水回用于生产,剩余10%经紫外线消毒后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一级A标准排放。
成效:系统运行稳定,年节约用水成本约50万元,减少新鲜水消耗量80%。
案例二:上海某塑料制品厂移动式废水处理项目
背景:该厂生产精密塑料模具,产生分散式碱性清洗废水(pH 9-10,COD 1000-1500 mg/L),无法集中收集处理。
解决方案:
移动式设备:非标设计车载处理单元,集成pH调节(硫酸中和)、高级氧化(Fenton试剂)和活性炭吸附模块。
工艺流程:废水→中和至pH 6-8→氧化降解COD(去除率90%)→活性炭吸附保障达标。
排放标准:出水COD ≤ 500 mg/L,满足《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三级要求,直接接入市政管网。
优势:设备灵活部署,无需厂房改造,投资成本降低30%,适用于小规模、多点位废水处理场景。
处理技术对比
技术类型
适用场景
优势
局限性
气浮+生化工艺 大规模连续生产废水 处理效率高、可实现回用 占地面积大、投资成本较高
移动式处理设备 分散式、小规模废水 灵活性强、快速部署 处理量有限(≤2 m³/h)
膜分离技术 高纯度回用水需求 出水水质优(可达饮用水标准) 膜污染风险、运维成本高
通过上述案例可见,塑料厂废水处理需根据水质特性、规模及排放要求选择适宜工艺,同时结合资源化回用策略,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。
Copyright © 2018 广东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21690号